楼梯间在首层可以不直通室外吗?发表时间:2024-06-27 09:55 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50016-2014(2018年版)第5.5.17-2条规定,公共建筑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,确有困难时,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。当层数不超过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,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。对于工业建筑,建规中没有相应的条文,似乎不要求楼梯间门都要在首层直通室外。 居住建筑要么是敞开楼梯间,要么是大于4层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,做法大都与公共建筑类似,没什么争议。但工业建筑却复杂得多,实际工程中就出现过楼梯间首层门开向一层车间的情形,类似下图: 这种做法真的可以吗? 某工程就是采用类似这样的做法,最后还通过了“专家论证”!对此,笔者很是奇怪,今天就好好分析一下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。 1 什么是直通室外 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GB 55037-2022实施指南给出了“直通室外”的定义:直接通向室外,不需要经过其他空间或走道。 这是标准的汉语!但建规条文说明中似乎也有用不标准的汉语。比如锅炉房、变压器室的疏散门直通室外,可以是经过一条距离较短的疏散走道直接到达室外。笔者觉得,这种做法很不严谨,应该调整规范条文的描述,而不是用条文说明来“曲解”。 2 防火通规中疏散门的基本要求 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GB 55037-2022第7.1.2条规定,房间疏散门应直接通向安全出口,不应经过其他房间。这里的“房间”应是广义的,指的是建筑物内部用墙或板壁分隔开来的空间,包括楼梯间、门厅等。
上图中,封闭楼梯间的首层门开向门厅,如果把门厅看作广义上的房间,这种布置实质上违反了房间疏散门应直接通向安全出口,不应经过其他房间的规定,即楼梯间首层门不符合疏散门的基本要求,也可以说楼梯间首层缺少疏散门!虽然有文字说明此门厅应为无其他功能的门厅,实际上后续使用中根本没有保障。 如果把门厅视作加宽的走道,可以认为不再违反防火通规,但这走道和首层空间融合为一体,必然受首层火灾的影响,从而影响上部人员安全疏散,而且底层烟雾还将在人员疏散过程中进入上部楼梯间,严重影响安全疏散。所以,这种布置的安全性缺乏保障,怎么看都不如下图中的扩大封闭楼梯间。 但有意思的是,上图却来自防火通规的实施指南,建规实施指南也有类似的图。对此,您是怎么看的呢? 扩大封闭楼梯间中楼梯间首层门直通室外,符合防火通规要求。 3 楼梯间成为室内安全空间的前提条件 楼梯间门成为安全出口的前提是楼梯间必须是安全空间,但楼梯间并不是安全屋或避难间,只是一个竖向疏散通道。火灾时人员不能在楼梯间内长久停留,而是要快速疏散到室外安全地带。实际火灾案例中,在楼梯间内被毒烟熏死的不在少数。所以,楼梯间首层门必须通向安全空间,而不应该再次进入危险区域,落入“陷阱”!
上图就是把疏散人员引入“陷阱”的错误设计! 正因为如此,虽然规范正文没有要求楼梯间首层门直通室外,但防火通规的实施指南和建规实施指南都提出,封闭楼梯间、防烟楼梯间(前室)在建筑的首层应直通室外,包括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、扩大防烟楼梯间前室。 4 敞开楼梯间的疏散门 楼梯间的出入口属于安全出口,自然,敞开楼梯间的出入口也是安全出口。但笔者觉得,除了与外廊连接的敞开楼梯间外,其他类型敞开楼梯间一点也不安全,可以说是一个吸烟通道,安全性甚至不如一个有门的普通房间,故一直无法理解。 敞开楼梯间本身是没门的,所谓的疏散门也就是建筑的外门——安全出口。 上面这种做法来自建规第5.5.17-2条。建规图示18J811也有类似的图,这应该是建规第5.5.17-2条中15m的正确理解。 5 结语
|